有的人,18岁了还是个“婴儿”;有的人,18岁就挑起了家庭重担。18岁,意味着独立,也意味着权利和责任。18岁了,我们要勇敢告诉自己,不念过往,也不畏将来。
2岁时,农村男孩宋彪成为留守儿童。因为成绩差,只上了个技校,人人看不起,命运暗淡无光。18岁前,他背上自己的车床加工工具去了阿布扎比,发誓一定要搞出点名堂。谁也没想到,他竟然......

拿不好笔杆子,就拿好工具

18岁前,宋彪因中考失利,成为一名技校生。在外务工的父亲非常失望,但没有过多责备,“拿不好笔杆子,就拿好工具”!就这句话,反倒被宋彪听进去了。
一个18岁的少年,他没有过多浪漫和轻盈的幻想,反而早早在父亲身上学到了什么是脚踏实地,什么是责任。学好一门技术的念头一起,他就全身心投入其中,并暗自痛下决心,自己选择的路,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,都要努力走好。

2017年10月21日,在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,宋彪一举夺得工业机械装调项目金牌,并以779分的最高分摘得大赛唯一最高奖——阿尔伯特维达大奖,成为我国获得该大奖的第一人。

一番冻彻骨,才有扑鼻香

2016年6月,宋彪代表学校参加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。因为想到这是一次绝佳的展示机会,炎炎夏日,他在高达40摄氏度的车间里苦练技艺。有次操作疏忽,他的脖子被电弧灼伤,但仅管如此,他也没选择停止训练,反而更为刻苦地坚持下来。

通过反复训练,宋彪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江苏省参加全国选拔赛的机会,但这其实才是另一段艰难旅程的开始。在全国选拔赛中,他又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国家集训营,而在这个汇集了全国优秀技工人员的地方,他还得经受“六进三”“三二”“二进一”等重重残酷的考核。

宋彪从小知道努力的重要性,他反思自己的差距,苦练基本功,努力克服心理障碍,最终在层层考核中证明自己的非凡实力,拿到通往第44 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入场券。三个月后,宋彪凭借实力拿到金牌,用自己的方式站到了“世界之巅”。

本微末凡尘,但心向天空

宋彪是18岁的另一面,他向世界证明了一句老话——“三十六行,行行出状元”,亦击碎了社会各界对“技术”的偏见和刻板印象。18岁的他,或许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着世界,哪怕是在一个看似极其“微末”的领域,他超越了自我,实现了自我。
每个人的18岁相同,又不相同。有人18岁已经月入十万,走上人生巅峰,比如于沐之;有人18岁坐拥百万粉丝,动辄便上热门,比如胡先煦;有人是“天降奇才”,小小年纪就懂得了“奋斗”的意义,比如宋彪。

18岁,是人生最宝贵的年华。奋斗,才是青春的底色。在这个五四青年节,二更君找到了很多18岁的面孔,想让更多粉丝记住自己18岁时奋斗的样子。有位粉丝说,如果重返十八岁,最想告诉自己:对未来的担忧其实都是多余的。是,我们不需要因为成功的个例而感慨自己被拍死在沙滩上,也不要盲目自信、乐观地抛出过来人经验。

毕竟,只要心向天空,微末凡尘也可爱。

相关阅读